查看原文
其他

“钝感力”并不会让高敏感人过得更好,真正该做的是这一点

月食APP KnowYourself 2024-04-03


策划、撰文 / 阿蓝

编辑 / KY主创们

 

公司最近来了一个新的摄影团队,大家热火朝天地拿着机器走来走去,一边走一边讨论,总是很忙的样子。

 

但是,作为一名需要安静写作的编辑,以及一名对任何声光刺激都敏感的高敏感人,这种工作环境的改变我感到超级困扰。

 

好吵啊——我的思路总是被打断,工作效率都下降很多。



这仅是高敏感人日常困扰很小的一部分。因为我们不但对周围环境感到敏感,在人际方面也很敏感。


当然很多人也注意到了这些困扰,他们会说,钝感一点就好了。


乍一听这可真是一个一劳永逸的好方法。变得钝感,就可以从根源上解决敏感问题了,的确是一种皆大欢喜呢。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钝感力”

一个被过度营销的概念


几年前,渡边淳一的《钝感力》一书不知怎么地被国内的书商翻出来,各大网络平台都在宣传“钝感力”这个东西。


在书中,渡边说到一个编辑因为挤牙膏的问题与妻子产生了争执的故事。编辑要求家里的牙膏管一定要挤得十分平整,但妻子总是在管子上留下指痕,直到有一天两人终于忍无可忍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渡边从中提取到的信息是,妻子对于丈夫的指责太过敏感了,才会有这样激烈的反应,要是她对此钝感一些,便不会这样了。所以他说,婚姻长久的秘籍一定是钝感力。


不仅是婚姻关系,渡边在他的书中积极地宣扬这个钝感力,说必须要拥有这样的特质,才能在生活和事业中受人欢迎、获得成功。许多媒体也撰文,《成年人最高级的能力:钝感力》,或者什么《钝感力,是生活最好的解药》。


但我们都知道,婚姻和生活问题都过于复杂,这些事情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解法。如果“不去感受”就能解决,未免也太偷懒和一刀切了。



如今激进的功利社会经常要求人们变成“没有感情机器”,以便提高效率和利益最大化,因此高敏感的特质经常是被贬低的;


而高敏感人也逐渐相信自己“低效率”,同时也经常被自己丰富的感受所困扰,就会很希望有一个方法能改变自己的本质。


其实,高敏感人,并不需要,也并不应该把自己变钝。


在处理感受和情绪这件事上,应该疏,而不是堵。钝感力要求的往往是,“这事情很麻烦啊,如果你一开始就没有感受到就好了”,更有甚者还会说,“那你能不能就别去想它呢?”


但是如果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刺激和情绪,却要否认它,这就是一种压抑(Nezlek & Kuppens, 2008)


压抑看似维持了情绪稳定,但被抑制的感受和情绪并不会消失,只会越积越多,使人不堪重负,更容易遭遇情绪崩溃(Flynn et al., 2010)




敏感与否是天生特质

不为意志所转移


高敏感人,是无法阻止自己感受到更多的刺激和情绪的。


我们在心理学中说的高敏感人格(highly sensitive person),在认知神经学上被称为感觉处理敏感性(sensory processing sensitivity)。


高敏感的人,在面对刺激时有更高的大脑激活水平(Acevedo et al., 2014),与不敏感的人对比,他们杏仁核等部位的反应会更敏锐。


这种器质上的不同,会让高敏感者在同时间段、同环境下,比低敏感人获得更多的信息,无论是环境信息,还是社会信息,就像一台更高像素的相机一样。


高敏感的人不但能在同一个时间段获得更多的信息,他们对信息的体验也更加深刻。高敏感的人对信息有更强的深加工(Williams et al., 2021),这就是在说,喝一样的果汁,高敏感人会对其中的风味有更深的体会。


高敏感人在婴儿时期都是“高需求宝宝”,因为对光、声、温度等等有更强的感受力,一点点不适和变化,就会让他们恐惧和哭闹(Sears, 2001)


因此,高敏感这种特质有其器质和先天基础,情绪和感受在我们意识到之前就已经产生了,钝不了一点。


有25%的人群是先天的高敏感人群(Bröhl et al., 2021),这就好像他们是某种血型一样,都是人体正常工作的一部分。我们不能改变自己是什么血型,就像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高敏感体质一样。


高敏感人:吸收一切!!! 


除了高敏感,很多与生俱来的特质,都难被所谓的心理训练所转移。


比如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也有显著的遗传特征。神经质强的人更有可能焦虑和情绪波动,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特质与染色体区域8p23.1有很强的相关性(Lo et al., 2017)


甚至人们的内外向程度,也能在遗传特质中找到相关,有些人确实是天生内向。强扭的瓜不甜,人生下来就是一人一色的,没有必要强求大家都变成同一个样子。


当然,任何心理特质都有两面性。高像素的高敏感人能够体会到更多细节与质感,因此会有深刻的艺术欣赏能力,更丰富的同理心,但在复杂的环境中可能会面临信息过载的情况,从而出现焦虑等负面的情绪反应(Benham, 2006)


而低敏感的人,虽然不会获得那么高清的体验,但低像素的朦胧美,也会让我们不那么纠结于小瑕疵。



然而,一个人天生敏感,或是天生神经质、天生内向,并不直接导致他们就更不能适应社会,或是注定要得心理疾病。


我们天生是什么样的人,就好像厨师拿到了什么样的食材。要做好人生这道菜,这些食材和调料要怎么使用,最终的成品是否美味,还是得看厨子本身的功力。



能帮助高敏感人过得更好的方式

其实是这个


别说外界经常给高敏感人贴上“脆弱”、“拖后腿”的标签,作为高敏感人,很多时候自己也深受困扰。环境比较嘈杂,但别人都能继续工作,怎么就我不行?别人只是随口一说的话,为什么一直萦绕在我的脑子里盘旋不去?


如果改变天生特质、让自己变钝并不是解法,那么什么才是呢?它就是——


培养注意力意识

Attention Awareness


注意力意识是指,我们是否对自己的注意力资源大小有着明确的认知,是否注意到我们的注意力被分散了,以及是否能有效地调节注意力(Carlson & Brown, 2005)


注意力并不是无意识的,它受到内外两个方面的控制。外界突然强烈的刺激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这是注意力的外部控制;但我们仍然能通过内部的控制,将注意力拉回自己的身上来(Posner, 1971)


有时候高敏感人显得“脆弱”,并不是高敏感体质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没有通过注意力,处理好已获得的那些信息。



对于高敏感人来说,外部的一些普通人并不在意的刺激,都会是一种高刺激,所以我们经常会觉得环境很吵、很热。


一些普通人不能感受到的情绪变化,比如邻座的同事好像在生气,或者伴侣今天情绪有些低落,高敏感人都能敏锐地察觉到。


当高敏感人缺乏注意力意识时,他们不会注意到自己的注意力被这些线索分散了。需要专注地工作,却被嘈杂的环境打扰,注意力全在那些嘈杂的信息上,就开始觉得心烦。


要解决这种困境,除了感受到刺激以外,还需要经历好几个心理过程。第一步,就是感知到我们的注意力被分散了;


并且在进一步产生负面情绪之前,有意识地问一句:我如何才能重聚我的注意力,接着去寻找重聚注意力的方式。


因此,拥有注意力意识的高敏感人,可能就会很快地找到解决办法,无论是挪到更安静的地方去办公,还是下单隔音耳机,而不是沉浸在心烦的情绪里。


同样地,察觉到周围的人情绪不良,缺乏注意力意识的高敏感人,下一步的动作可能是开始疯狂内耗,我惹到 ta 了,怎么办怎么办。


而对注意力更有意识的人,则会将自己的感受重聚到过往的经历上,分析对方情绪是否真的不好,以及这是否有可能解决,再针对问题进行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高敏感人的感受力其实没有变化。他们的体验依旧非常丰富,但通过对注意力的把控,这些体验能更好地运用在工作中,或是问题的解决上。



研究发现,高敏感人的心理韧性可能是更高的,前提是需要对注意力有意识(Gulla & Golonka, 2021)


高敏感的人因为有大量的处理纷杂信息的经验,所以即使负面环境给他们的打击更大,但他们因为“熟练”,反而更有可能回弹,低敏感的人面对挫折却有可能因为不曾处理过这样的情境而倒下。这种回弹能力,就是心理韧性。


当我们因为高敏感而变得困扰,根本的解法并不是变钝、不去感受,更不是明明感受到了,还要去压抑,而是为这些感受规划好道路,让它们去向更好的方向。


如果你也同意我的看法,可以点点在看。如果你的身边也有备受困扰的高敏感人,可以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他们看。让我们一起拥抱体验,做快乐的高敏感人~



今日互动

你的高敏感体验是什么样的?

你还有什么处理高敏感体验的方法?


References:

Acevedo, B. P., Aron, E. N., Aron, A., Sangster, M. D., Collins, N., & Brown, L. L. (2014). The highly sensitive brain: an fMRI study of sensory processing sensitivity and response to others' emotions. Brain and behavior, 4(4), 580-594.

Benham, G. (2006). The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Stress and physical symptom repor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0(7), 1433-1440.

Bröhl, A. S., Van Leeuwen, K., Pluess, M., De Fruyt, F., Van Hoof, E., Weyn, S., & Bijttebier, P. (2021). Personality Profile of the Self-Identified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Journal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Carlson, L. E., & Brown, K. W. (2005). Validation of the Mindful Attention Awareness Scale in a cancer population.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58(1), 29-33.

Flynn, J. J., Hollenstein, T., & Mackey, A. (2010). The effect of suppressing and not accepting emotions on depressive symptoms: Is suppression different for men and wome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9(6), 582-586.

Gulla, B., & Golonka, K. (2021). Exploring protective factors in wellbeing: How sensory processing sensitivity and attention awareness interact with resilience.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2, 751679.

Lo, M. T., Hinds, D. A., Tung, J. Y., Franz, C., Fan, C. C., Wang, Y., ... & Chen, C. H. (2017). Genome-wide analyses for personality traits identify six genomic loci and show correlations with psychiatric disorders. Nature genetics, 49(1), 152-156.

Nezlek, J. B., & Kuppens, P. (2008). Regulat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s in daily lif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6(3), 561-580.

Posner, M. I., & Boies, S. J. (1971). Components of atten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78(5), 391.

Sears, W., & Sears, M. (2001). The attachment parenting book: A commonsense guide to understanding and nurturing your baby. Hachette UK.

Williams, J. M., Carr, M., & Blagrove, M. (2021). Sensory processing sensitivity: Associations with the detection of real degraded stimuli, and reporting of illusory stimuli and paranormal experienc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77, 110807.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本文关键词

高敏感 丨钝感力丨注意力




点点 在看,拥有注意力意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